当前位置:首页 > 家电 > 正文

0769是哪个城市的区号 【0768是哪个城市的区号07

  【0768是哪个城市的区号 0769是哪个城市的区号】0769是哪个城市的区号(0768是哪个城市的区号)

  2025年,东莞将成为绿色低碳城市、慢行城市……3月2日,采访人员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瞄准“美丽中国2035”目标,东莞已编制完成《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并在网上公布全文 。在3月26日之前,公众和社会各界也可以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市生态环境局将充分吸纳社会期待、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和基层经验,利用社会“超级大脑”制定“十四五”规划,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东莞出台了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以大兵团为主的环境保护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全市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取得阶段性改善,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

  立足“美丽东莞”目标,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市生态环境局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三步走”目标,即到2025年(即“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到2035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基本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K0 。

  “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设定要充分考虑美丽东莞建设的要求,为美丽东莞建设开好头,环境治理存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因此,“十四五”的目标设定要建立在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可达性的基础上,特别是美丽东莞的建设进程,要积极有为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度广度不减”的原则,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

  “十四五”指标体系建设原则应坚持生态环境全覆盖原则,覆盖生态环境保护所有要素和领域,统筹生态保护和修复与环境治理、城市治理与乡村建设、流域污染治理与海洋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融为一体,实现防治结合、污染减排与增容并重,实行系统保护、综合施策、分类治理 。“十四五”规划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改善、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五大类指标 。“十四五”期间,东莞将全力以赴,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东莞,努力开创东莞生态环境工作新局面,推动东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

  反馈信道

  1.联系电话:0769-23391568;

  2.传真:0769-23391001;

  3.地址:东莞市程楠宏伟二路程楠路段9号,邮编:523009 。

  相关链接:

  东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1.环境质量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其中,环境空气体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目标,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臭氧年均浓度为150微克/立方米 。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的比例提高到66.7%,重要河湖达标率提高到88%,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降至零,农村黑臭水体消除率超过90% 。

  2.应对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率先推动二氧化碳峰值排放 。积极落实广东省制定的峰值目标和减排任务,开展东莞市碳排放峰值预测、碳排放峰值时间表和路线研究,制定实施2025年前碳排放峰值工作方案、行动计划和配套措施,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续推进实施 。制定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调峰专项规划,推动钢铁、建材、化工、石化、电力等重点行业提出明确目标,制定调峰行动计划 。

  东莞将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建立长效供应保障市场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确保天然气、电力供应满足全市能源结构调整需要 。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继续推进“煤改气”,统筹全市集中供热,大力发展城市燃气,降低煤炭和液化石油气的消费比重;以大型集中气电为骨干电源,加快沙角电厂退役替代电源及其配套工程建设进度 。鼓励大型建筑和工业园区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推动储能电站发展 。同时为电动汽车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东莞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城市和慢行城市 。

  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 。

  以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协同防治为重点,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推进减污减碳协同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控制,持续降低细颗粒物浓度 。

  加强工业锅炉和窑炉污染控制,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总量 。继续淘汰工业燃煤锅炉或改造清洁能源,推进自备电厂煤改气 。禁止新建、扩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和生物质气化炉,加强对现有生物质锅炉的排查,严厉查处非法燃料转换行为 。加强VOCs源头控制和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削减VOCs排放总量 。VOCs排放重点行业新建、扩建、搬迁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市内重大项目除外),持续推进现有涉VOCs企业迁入园区 。

  完善“天地车人”一体化机动车排放监控体系,对柴油车实施全天候、全方位排放监控 。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平台,加大遥感监测、黑烟车辆抓拍、车载诊断系统(OBD)远程在线等手段的应用,加强在用车排放管理,对重点路段实施常态化路检 。加大对国ⅲ柴油车和黑烟车的执法力度,继续淘汰黑烟车 。

  4.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风险防控,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

  填补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缺口,加快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建设 。2025年,全市危险废物焚烧、物化处理和利用能力分别达到7.98万吨/年、7.4万吨/年和43.35万吨/年 。到2025年底,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产业服务(三期)项目建成,全市新增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12.93万吨/年,届时全市危险废物总利用能力将达到56.28万吨/年 。

  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加快“无废城市”建设,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先导,防范环境风险 。到2023年底,“无废城”相关制度和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创新监管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各项指标全面实现 。

  5.生态保护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抓手,落实《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规划(2016-2025)》中落实生态优先考核制度的相关内容,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责任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建立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不断改进审计方法 。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积极探索地方生态环境立法,进一步加强东莞环境监督管理 。构建多元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环境要素协同治理 。完善陆海统筹机制,探索建立“以海定陆”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推进陆海共治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 。

  实施生态文明目标评价机制,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优先探索建立基于生态价值的评价机制 。积极营造环境保护共治格局,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全市共建生态文明、共享保护成果的良好氛围 。

最新文章